close

闊別「那界˙海」五個多月,令人一日三秋朝思暮想,終於等到倦鳥知返,

  茄紅蝦鮮蔬綠魚肥端上桌來,舊雨新知奔相走告,小別重逢份外激情,

  一時之間龍田村路竟也停了一排汽車,踏出雙雙一解相思之苦的腳印。

 

 

她的日子過的更愜意了:一星期七天,只供餐星期五六日三天。

 一二三四休息,好不教人思念惶惶。

 

 

 

 為星期五而活的心情,應該是從農曆年後開始的。

 每天渾渾噩噩,按時做同樣的工作,說同樣的話,

連笑容的嘴唇彎度都一樣,好像一隻被繩子拴住的猴子,

繞著柱子打轉

 

 掰著手指頭算日子,等星期五一到,早早把家裡收拾好,

開車去龍田村。

 

9線,過了脫線雞場,看到「鹿鳴溫泉酒店」的大招牌,

           左轉,爬坡,三個大彎,

 夾道初春翠綠的小葉欖仁姿態清麗,先就把人世的俗慮清洗舒爽一番

 

連做招牌的錢都省下了,鼎東客運的招呼站牌「湖底」就站在門口。

門內一棵超大的南洋橡膠樹掩映著一棟鄉下常見的黑瓦老房子,

 

這就是台東達人口中「那界˙海」最新落腳處了。

 

 

 

  

 

  一星期只營業五六日三天。

       其餘四天你做什麼呢?好奇的問。

 

  喔嗚,十大建設呀!你看。

  

 

 

 

  手工搭建的「來吹涼風」餐室兼廚房,燒柴的傳統阿嬤大灶,

 

  全是親朋好友利用假日勞動服務的成果。

 

   (據說,還要搭個麵包窯。呼!)

 

  每週來用餐,都會看到這間透風白屋一點點的進展,

 

  以帶著友誼親情的溫度緩慢成長。

 

   

 

 

    這塊由郡界海邊帶來的門牌,有點寂寥的隱身在老藤椅邊邊,

 

    因為龍田村位在花東縱谷,窗外沒有碧波萬頃,

 

    海,是去年的事兒,那一段兒,舊事乞莫重提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坐在鄉村農舍崎嶇不平的庭院用餐,連想起「遠離非洲」影片,

 裡面有一幕勞勃瑞福和梅莉史翠普到森林裡野獵的情景。

黑僕為他們的晚餐在草地上鋪起白色的桌巾,高腳水晶玻璃杯裡斟上紅酒,

黑膠唱片在留聲機上轉出莫札特的豎笛協奏曲第二樂章˙˙˙˙˙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種用餐儀式的講求是不因環境荒寒而或有稍廢。

 

 

 

   

 

 在未完工的屋裡用餐,反而更能專心品味口中的一飲一啄。

 也特別能感受餐具擺設與硬體設施所呈現的對比反差效果,

     要人莞爾一笑。

 

 

 

 

 

 

 

  陽光和山風從門口那棵巨大的南洋橡膠樹篩下,

 

  對流奔竄進出白色千鳥格的窗櫺、白色的桌巾搭襯古典青花布,

 

  IKEA厚實的碗盤杯具,吊扇嗡嗡打轉,

 

  星期天的「那界海」像個南歐鄉鎮的家族食堂,

 

  食客們都是味覺的近親,在這裡交換對飲啄滿意的眼神。

  

 

  

 

 

 

  熬湯,就是柴燒大灶的作品,滲浸交融,一口飲下,

 

  仿若見到舊情人般胸口一陣狂跳。

 

  是了,這個熟悉身影回來了。

    

 

 

 

她做的義大利麵,清逸濃豔不一而足,衍變出每回上桌不同的花色口味。

 

  

燉煮的膝腿肉睽違一年不見,久別重逢的豐盛熱情,令人動容不已呀! ↑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  搬來龍田後常吃到「拌飯」,花東縱谷的米穀本來就稱霸全台,

 

  古法柴燒的燜飯更是光潤清爽。↓

 

  

 

 

  

 

 ↑今天飯頂鋪的是雞腿肉,滴下的雞油拌著細切蔥薑,

 

  不知還加有什麼神奇秘方,淳樸豐富,晶亮噴香,

 

  回到家中幾天了還在回憶裡熠熠生輝。

 

 

  

 

 

 

  是以,有人旅行蒐集車票或手工藝品,

 

  我則蒐集「那界˙海」不同版本的菜單,

 

  一盤一盤庫存在味蕾裡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唱歌的小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